2020-08-12 15:33:536591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自貿港政策落地剛滿一個月,海蘭信等五家企業董事長到訪海南,深入了解自貿港政策,尋求與自貿港建設的結合點,積極為自貿港發展做貢獻的同時,也為企業發展探求新機遇。
本次考察期間,海蘭信公司董事長還帶隊到訪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與董學耕局長、馬利總工等就大數據開發、海南省新型數據中心建設深入討論,并在相關工作細化后進一步探求深入合作。
打造海底新基建,海蘭信為何首選海南打響海底IDC建設第一槍?具體要從相關政策紅利、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及IDC行業高景氣持續等因素全面解讀。
政策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獲批
據介紹,海南自貿港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成后,可明顯提升覆蓋園區企業的國際互聯網訪問質量,改善國際網站訪問、跨國視頻會議、大文件傳輸等應用場景下的用戶體驗,為園區營造優質的國際通信營商環境,助力自貿港國際金融服務、跨境電子商務、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跨境物流、國際文化交流、國際總部辦公等外向型產業的聚集發展。
根據工信部批復,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主要覆蓋洋浦經濟開發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海南生態軟件園、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海口江東新區、海口綜合保稅區、三亞互聯網信息產業園等9個園區。
分析人士認為,自貿港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的獲批,有望助力海底IDC業務在海南落地生根,為IDC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海蘭信的海底IDC業務建設也將駛入快車道。
產業加碼: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將成為自貿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
以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已成為拉動自貿港數字經濟增長的新引擎。8月7日,“5G新基建,賦能自貿港”論壇在海口舉辦,在場嘉賓從政府、行業、企業等不同層面開展交流,探討了海南將充分利用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助力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以新基建賦能海南自貿港建設。
賦能數字經濟,IDC為各大新興產業提供動力支撐。大數據中心(IDC)作為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能夠推進新基建的深入布局建設。從產業鏈角度看,5G+云計算大勢所趨,企業云需求增高。數據中心作為服務于云計算及數據存儲應用端的主要媒介,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行業趨勢:新基建時代,也是能源的時代
數據中心是典型的以電力轉化為算力,對電力的需求可想而知。據統計,數據中心每年的耗電量占全社會用電總量2%,這意味著要花費相當的成本及背負環保代價。因此,越來越多公司將數據中心建在人煙稀少的高緯度地區,希望利用外部空氣來降低冷卻成本。此外,土地租金、人力和水電等成本都讓人頭疼。相比之下,有著較低溫度的海底就像是一個天然冰箱,可以為數據中心提供自然冷源。
2019年2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能源局聯手推出《關于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意在指導整個數據中心行業向綠色節能的方向發展。同時,北、上、廣、深等核心城市也紛紛推出了以PUE為核心的數據中心限制政策,從而引領了“環核心城市”建設數據中心的趨勢。
由以上驅動因素可得出結論,海南島具備建設海底IDC政策、行業發展趨勢和自身地理環境上的有力優勢。海蘭信公司自2013年設立海南三沙海蘭信,一直參與海南島的海洋信息化建設。2016年聯合發起設立三亞海蘭寰宇,該公司圍繞海南環島建設了50部小目標雷達,作為海南社管平臺海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海南自貿港保駕護航。公司2018年又與海口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設立了海南瑞海科技,該公司以先進的地波雷達技術,參與海口市智慧海洋相關工作。
據悉,8月15日綠色數據中心(海底IDC)高峰論壇將在海口市舉辦,海蘭信專家將以 “綠色數據中心(海底IDC)工程實踐匯報”為主旨發表演講。本屆論壇主題為“綠色新基建,節能云數據”,結合海南自貿港發展,創新性提出“綠色、節能、環保”的綠色數據中心(海底IDC)新思路新理念,推動綠色數據中心(海底IDC)建設在海南先行先試,服務于自由貿易港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