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8 09:40:043549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正式發布消息,同意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4地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這也標志著“東數西算”工程,將進入到大規劃建設階段。
有權威機構和專家估算,“東數西算”工程每年投資體量會達到幾千億元,對相關產業拉動作用會達到1:8。該工程的全面建設展開,不僅有利于今年穩增長和振作工業經濟,更有利于未來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所謂“東數西算”,“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通俗地講,“即把東部的數據傳輸到西部進行計算和處理,如同南水北調、西電東送,‘東數西算’是國家又一項重要戰略工程。”
工信部下屬機構賽迪智庫發布的《先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用于AI測試的全球的算力需求每3.5個月就會翻一倍,遠遠超過了當前算力的增長速度。隨著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我國目前數據中心大多分布在東部地區,由于土地、能源等資源日趨緊張,在東部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以為繼。所以國家把對延時要求較低的“冷數據”移到西部自然條件更寬裕的地區,但是,對于延時要求很高,必須快速響應的“熱數據”例如抖音、健康碼等,必須在離應用地也就是東部大城市一兩百公里范圍內,無法完全進行“東數西算”。因此“熱數據”應用的節能減排將是“東數西算”國家戰略下的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海蘭信的海底數據中心(UDC)正是提供了大幅降低“熱數據”能耗的解決方案,公司目前測試機的PUE能耗值僅為1.076,完全滿足“東數西算”國家戰略中規定的PUE不得高于1.25的要求,公司目前的海南示范項目已經在海油工程開工建設,接下來將積極抓住歷史機遇期,在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多個地區加快推進并落地海底數據中心項目,為國家“東數西算”戰略項目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