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0 10:10:003254
3月18日,南海網報道海南環島近海雷達綜合監控系統在試用期內幫助執法部門有效遏制文昌東北海域非法采砂行為,實現了海南環島近海區域全天候立體化綜合監控。系統可對海南全島近海20海里范圍內的大中型船舶進行跟蹤,通過數據分析對船舶的海上行為合法性進行識別,并通過大數據中心、云服務平臺等,為打擊近海非法捕撈、盜采海砂、非法潛水、非法海上旅游等綜合執法行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撐和震懾威力。
海南環島近海雷達綜合監控系統是以“企業自籌資金、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進行建設,由海蘭信與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監察總隊合作,在海南環島海岸線共建設雷達站22個,每個雷達站架設雷達、光電、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設備進行海上目標信息收集。該系統已于2016年底完成建設,現已投入試用,在全國具有典范的示范效應。
截止目前,海蘭信已在浙江、海南、山東等沿海省份,以及岸基、船載、石油平臺等領域實現雷達網示范應用,并率先提出構建全國近海雷達網。針對我國沿海漁政監管、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海域動態監管等需求和應用,公司將積極投入全國近海雷達網建設,并通過引入其他海洋觀測/監測/探測手段和數據,將覆蓋區域進一步拓展至中國南海島礁、中遠海、海上絲綢之路等區域,為多領域涉海客戶提供持續、及時的業務化、定制化信息服務,同時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中國智慧海洋建設作出突出的貢獻。
以下為南海網報道原文:
南海網報道(識別二維碼觀看視頻)
于2016年底建成的海南環島近海雷達綜合監控系統,實現了海南環島近海區域全天候立體化綜合監控,可為打擊近海非法捕撈、盜采海砂、非法潛水、非法海上旅游等綜合執法行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撐。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3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鄧松)人類過度活動是造成海洋近海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海南各級政府對近海非法活動進行嚴厲打擊,但執法依然受難發現、難取證、執法成本高等因素困擾。3月18日,南海網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于2016年底建成的海南環島近海雷達綜合監控系統,實現了海南環島近海區域全天候立體化綜合監控,在試用期內已幫助執法部門有效遏制文昌東北海域非法采沙行為。
2016年9月,省海洋與漁業監察總隊與三亞遙感信息產業園入園企業——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海南環島近海雷達綜合監控信息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推進海南近海雷達監控系統建設,在海南環島海岸線共建設雷達站22個,每個雷達站架設雷達、光電、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紅外攝像頭等設備進行海上信息收集。該系統已于2016年底完成建設,并投入試用。
“過去主要靠巡邏等傳統手段去發現違法行為,但海面比較大,非法捕魚、非法采沙等實施者很容易與執法者躲貓貓,執法難度大。”據中科院遙感所三亞研究中心主任楊天梁介紹,海南環島近海雷達綜合監控系統具備全天候、全時域、全方位主動探測的特點,可對海南全島近海20海里范圍內的大中型船舶進行跟蹤,通過數據分析對船舶的海上行為合法性進行識別,并通過大數據中心、云服務平臺等,為打擊近海非法捕撈、盜采海砂、非法潛水、非法海上旅游等綜合執法行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撐。
系統截圖
系統截圖
據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自投入試用階段以來,已經為執法部門提供了諸多可靠的執法依據,如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監察總隊借助該系統有效遏制了文昌東北海域的非法采沙行為。
除了幫助執法部門打擊非法海上行為,該系統還可以為近海交通運輸、漁業生產、防御災害性天氣等提供及時可靠的服務信息保障。“如針對海上網箱養殖,對于破壞或者偷盜等行為都可以實時監測,養殖戶就不需要專人盯守了。”楊天梁表示,該系統可以根據不同執法部門和企業的不同需求,提供針對性的信息服務。楊天梁認為,該系統在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海南“陸海統籌、以海帶陸、依海興瓊、建設海洋經濟強省”戰略、海洋保護和開發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環島近海雷達綜合監控系統自建成第2年開始將實現盈利,且利潤逐年成幾何倍數增長,該系統還可面向所有沿海、沿河、沿江區域推廣。由于該系統開發企業總部設在三亞,這將為當地經濟和稅收的增長提供支撐。